80万个5G基站、2亿用户、全球70%以上比重……,华为杨超斌在8月6日举办的“新价值 新机遇”为主题的5“机”峰会上谈到的这一系列数字表明,2020年已经名副其实的成为了5G规模商用年。
虽然5G在To B 和To C的落地应用中有着不同的逻辑,但是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副总裁,无线网络首席营销官甘斌认为,5G在C端的发展给B端建立了良好的基础。不久前,工信部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,截至6月底国内联网5G手机的数量达到6600万部,三大通信运营商公布的5G套餐用户也已经破亿。
如此庞大的体量正逐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,从而迸发出的大量需求成为了B端布局5G的驱动力。目前,国内已有197款5G终端拿到入网许可,这些终端的制造刺激着自己所处产业链的同时,也在促进着其他大量5G终端产业的涌现和发育。
一般来说,关于5G,C端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价格以及用户体验上。而在B端,由于每个行业都有着符合自身的商业模式、通用标准以及相应的底层技术,因此它们的诉求则显得更为复杂。
这给5G在B端的发展带来的一定挑战,若想要在B端有所作为,就要学会复制。甘斌认为,成功的规模化复制就是直接把To C的能力运用到To B上。而这一前提便是需要了解各个行业对于5G场景的需求和不同的痛点。
举例来说,煤厂对5G的要求上限要很大,舟山港会要求可靠性高、时限性短。在此基础上才能完成一段段的复制,5G在B端才能活起来。
5G有着大带宽、低时延的特点,在带来体验上升和成本下降的同时激发出了另一种5“机”(5大机会)——连接、云、AI、计算与行业应用等。这其中不乏巨头已经布局多年的赛道,也有着增量可寻的蓝海。面对这些市场机遇,是否也意味着B端的每家企业必须要进行数字化?
对此,甘斌坚持认为“行业的数字化是一个商业的决策,是有它自己的商业逻辑在里面。”不过,他觉得,对于头部企业而言,5G是必选项。
目前,5G已经从技术层面逐渐过渡到了商用层面,数字化终究是一个商业话题,只有企业有了商业动力和诉求才会进行数字化。而在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定要通过商业的途径去解决。
(出自:36氪-哈力克)